課程關鍵詞:勞動法與企業用工風險培訓 勞動法與企業用工風險培訓課程 勞動法與企業用工風險培訓機構
【課程目標】
本課程通過對人力資源實務工作活動單元的解析,結合新頒布勞動法規解讀及典型勞動爭議案例判解,為企業管理人員提供全面了解國家勞動法規知識,掌握處理員工勞動爭議.協調勞動關系的法規操作技巧,有效調整用工關系.完善管理手段,幫助企業有效解決勞動爭議,降低用工成本,規避勞動用工的法律風險,做到合法.合規.合情.合理。
【課程時間】1天,6小時
【課程對象】公司中、基層管理人員
【學員收益】
1. 掌握勞動法規的相關規定,操作要領與誤解;
2. 掌握勞動用工中的潛在法律風險及預防措施;
3. 掌握建立勞動紀律的重要性,收集員工違紀證據、辭退員工證據的方式方法。
【課程大綱】
第一講 勞動合同法條款介紹與案例分析
第一單元 勞動合同訂立
1.用人單位自行擬定的勞動合同文本是否有效,是否需要進行備案?
2.勞動者借故拖延或拒絕簽訂勞動合同,用人單位如何應對?
3.未簽訂勞動合同,需支付多長期限的雙倍工資?是否受到仲裁時效的限制?
4.勞動合同期滿,繼續留用勞動者,但未續簽合同,是否也需支付雙倍工資?
5.什么時候為最佳時間,簽署勞動合同、用工協議?
6.法律禁止2次約定試用期,勞動合同期限和試用期限該如何約定?
7.用人單位收購其他組織時,如何與被接收的員工簽訂、變更勞動合同?
8.應否與屬于職業經理人的法人代表簽訂勞動合同?
9.案例: 以公司名義招用 勞動關系應成立
10.案例: 如何區別事實勞動關系與勞務關系
第二單元 試用期
1.可否先試用后簽合同,可否單獨簽訂試用期協議?
2.員工主動申請延長試用期,該怎樣操作,才規避賠償風險?
3.試用期滿后辭退員工,最少賠2個月工資,該如何化解?
4.試用期最后一天辭退員工,賠償概率為70%,如何化解?
5.試用期滿前幾天辭退員工,賠償概率為50%,如何化解?
6.不符合錄用條件的范圍包括哪些,如何取證證明?
7.《試用期辭退通知書》如何書寫,以避免違法解除的賠償金?
8.出現“經濟性裁員”情況,優先裁掉試用期的新員工,合法嗎?
第三單元 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
1.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到底是不是鐵飯碗,會不會增加企業成本?
2.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解除的條件、理由有哪些?
3.用人單位拒絕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,有何風險?
4.簽訂了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員工,期間工作累計滿10年,能否要求將固定期限合同變更為無固定期限合同?
5.連續訂立二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到期,用人單位能否終止合同;員工提出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,用人單位能否拒絕?
6.合同期滿勞動者由于醫療期、三期等原因續延勞動合同導致勞動者連續工作滿十年,勞動者提出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,用人單位能否拒絕?
7.案例: 未簽訂勞動合同 企業應否承擔責任
8. 未簽訂勞動合同 是否可以獲得二倍工資
第四單元 特殊用工協議
1.培訓服務期與勞動合同期限有何不同,勞動合同期限與服務期限發生沖突時如何適用?
2.培訓服務期未到期,而勞動合同到期,用人單位終止勞動合同的,是否屬于提前解除勞動合同,如何規避?
3.勞動者嚴重過錯被解雇,用人單位能否依據服務期約定要求勞動者支付違約金?
4.在什么情況下,可簽署競業限制協議?
5.在什么時候,企業更有主動權簽署競業限制協議?
6.無約定經濟補償的支付,競業限制是否有效?
7.競業限制的經濟補償的標準如何界定?
8.要求員工保密,企業需要支付保密工資嗎?
9. 案例: 雇員權利受損,如何確定各方責任
第五單元 勞動關系解除終止
1.雙方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并約定支付適當的經濟補償,事后勞動者追討經濟補償的差額部分,仲裁機構有可能支持勞動者的訴求,企業如何避免案件敗訴?
2.能否與“三期婦女、特殊保護期間的員工”協商解除,如何規避風險?
3.員工未提前30日通知企業即自行離職,企業能否扣減其工資?
4.員工提交辭職信后的30天內,企業批準其離職,可能有風險,如何化解?
5.員工提交辭職信后的30天后,企業批準其離職,也可能有風險,如何化解?
6.對于患病員工,能否解除,如何操作才能降低法律風險?
7.實行末位淘汰制,以末位排名為由解雇員工,往往被認定非法解雇,企業該如何做,才避免案件敗訴?
8.以“組織架構調整,無合適崗位安排”為由解雇員工,感覺非常符合常理,但往往被認定非法解雇,企業該如何做才避免風險?
9.以“經濟性裁員”名義解雇員工,感覺非常符合常理,但往往被認定非法解雇,企業該如何操作?
10.《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》如果表述不當,往往成為勞動者打贏官司的有力證據,企業該如何書寫,才避免案件敗訴而承擔法律責任?
11.解除勞動合同前未通知及征求工會的意見,是否構成非法解除?
12.勞動合同到期后,經常出現該終止的忘記辦理終止手續,該續簽的忘記辦理續簽手續,其引發的風險非常大;那么企業該如何規避風險?
第二講 入職、調崗、離職等糾紛處理與案例分析
第一單元:調薪、調崗、休假
1、用人部門認為員工不能勝任工作,應當如何證明員工“不能勝任”?
2、 確認員工不能勝任的上策/中策/下策
3、企業是否有權單方面調整員工工作崗位?哪些情形企業必須與員工協商才能調整崗位?
4、案例分析:企業能否調整李小姐的工作崗位?
5、績效考核表、崗位說明書在調崗、調薪中如何發揮作用?
6、調動員工到異地工作,如員工拒不接受,能否以員工不服從管理為由辭退員工?企業強行調動面臨哪些風險?
7、女職工休完產假后,原崗位往往已被他人代替,女職工如果不接受新崗位怎么辦?
8、女員工違法生育是否必須享受法定天數的產假和假期相關待遇?
9、員工復婚、再婚是否享受法定婚假和晚婚假?
10、 特殊崗位員工無法休年假和法定假日的,假期如何處理?
第二單元:員工違紀違規
1、員工在外兼職,企業是否可以阻止?如果員工繼續兼職,企業能否以此為由解除勞動合同?
2、案例分析:辭退賺外快員工引發的風波
3、工傷員工康復之后,無正當理由拒絕復工,企業如何應對?
4、處分或解雇違紀的員工,如果員工拒簽收處分通知書,如何才能避免企業敗訴?
5、 員工未如實填寫個人求職資料,欺詐應聘,企業以此解雇員工如何才能獲得支持?
6、案例分析:張女士的隱婚辭退糾紛案
7、違紀違規的員工,如果拒絕提交檢討書或否認違紀違規的事實,企業應如何收集證據?
8、某員工消極怠工,等待企業辭退他以便拿到補償金。企業如何應對降低風險?
9、分析:消極怠工的員工,企業就沒有辦法了嗎?
10、員工因過失給企業造成損失的,如何承擔賠償責任?如果員工無能力賠付,企業如何應對?
第三單元:勞動合同解除、勞動糾紛與風險預防
1、 實行末位淘汰是否屬于非法裁員?如何才能避免支付經濟補償金?
2、案例分析:業績差的員工就能被末位淘汰嗎?
3、企業批量裁員時如何降低經濟補償金支出?如何防止引發群體事件?
4、案例分析:競爭上崗還是裁員?
5、員工未辦理離職手續,不辭而別,企業存在哪些風險?如何防范和應對員工擅自離職?
6、如何撰寫《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》才能防范被員工抓住把柄,避規法律責任?
7、如何區分一般違紀與嚴重違紀員工?能否以員工在禁煙區吸煙為由辭退員工?
8、女職工“三期”內、職工醫療期內恰逢勞動合同到期,企業能否不再續簽?存在哪些風險?
9、企業如何撰寫規章制度才能確保有效,能在訟訴時被仲裁機構和法院認可?
10、企業制度規定和勞動合同約定不一致時,應以哪一項為準?
11、在勞動糾紛中,勞動者、仲裁機構或法院常常要求企業舉證,企業應當如何舉證以防止被動?
12、OA系統記錄、ERP記錄、QQ聊天、E-mail是否可以作為勞動糾紛中的證據?應當如何提高證明力?
13、實際工作中,勞資雙方易將勞務合同、聘用協議認定為勞動合同,企業如何操作規避此類風險?
14、什么是“一裁終局”?哪些勞動糾紛適用于一裁終局?企業應當如何應對一裁終局帶來的不利影響?
15、員工離職后違反競業限制協議,企業應當如何收集證據?如何要求對方賠償企業損失?
16、發生勞動糾紛時,企業不應訴將面臨哪些風險?法院將如何裁決?
17、 勞動者與企業發生糾紛時,經調解達成書面協議后,其中一方反悔是否有效?
總結與現場交流
聯系我時請說明是在達師管培看到的,謝謝!